渭南蒲城:錨定縣域高質量發展 竭力打造“一鎮三地”
編輯:管理員 發布:2023-05-08 20:11 瀏覽:7860
5月4日上午,中共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“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東秦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蒲城縣委常委、常務副縣長陳改萍就蒲城縣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竭力打造‘一鎮三地’”工作情況進行了新聞發布。
2022年,蒲城縣在渭南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面對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“三重壓力”,高效統籌“疫情要防住、經濟要穩住、發展要安全”,砥礪前行、克難攻堅,全力建設“一鎮三地”,較好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,生產總值完成251億元,總量躍居全省縣域第11位,增長6.1%,高于全省、全市;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7.1億元,占全市的22.4%;規上工業總產值364.3億元,增長12.6%,榮獲全市工業發展杰出貢獻縣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.8%,穩居全市第一方陣;地方財政收入實現8.35億元,增長11.3%;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8972元和16389元,分別增長5%、6.7%,位于全市前列,先后榮獲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、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、全省高質量發展農業強縣等榮譽。
蒲城縣將錨定第十七次黨代會提出的“一鎮三地”(陜西新型工業重鎮、關中東部最佳生態宜居地、全國特色農業示范地、區域知名旅游目的地)作為目標,堅持工業倍增、城鎮化建設、產業振興、文旅融合“四輪驅動”,奮力開創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,繪就共同富裕新畫卷,以實干實績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蒲城落地生根。
竭力打造陜西新型工業重鎮。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,抓項目帶動、抓園區發展、抓產業鏈,營造工業倍增生態,樹立大抓工業的鮮明導向。把經開區作為蒲城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,以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為目標,加快打造精細化工新材料、食品工業、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鏈,力爭到2025年產業產值分別達到300億元、200億元、100億元,工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;培育上市企業3-5家,年均培育規上工業企業10戶以上。
竭力打造關中東部最佳生態宜居地。積極創建省級文明縣城,加快融入西安都市圈,打造宜居宜業的品質品牌城市,建立健全“二級三類”國土空間規劃體系,實現開發保護“一張圖”,大幅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水平。全面完成“三覆蓋、四清零、五提升”任務,有序改造、逐步提升老城,高標準、高水平建設新城,全面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,提升縣城功能品位。堅持以國家和省級重點鎮為示范引領,全面拓展集鎮“六個一”工程,支持引導各鎮錯位互補發展,有序引導人口、產業、資金及各類要素向城鎮集聚,服務向周邊延伸,設施向區域覆蓋,實現城鄉融合發展。
竭力打造全國特色農業示范地。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“三農”各項工作,聚力推進“五大振興”。堅持園區引領,按照“興產業,聯利益,抓監測,促就業”的思路,規范提升“村黨組織+”等產業點管理運營,切實發揮引領示范作用。堅持種植業提質增效,畜牧業補齊短板,糧食產量穩定在50萬噸左右,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,做強酥梨首位產業、做大西甜瓜產業,提升品牌價值和市場占有率。到2025年全縣省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分別達8個、12個,建成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1個。
竭力打造區域知名旅游目的地。圍繞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,打造研學旅行、歷史人文、紅色旅游目的地。以橋陵、鹵陽湖為龍頭,支持華旅集團做好營銷,建成開放游客服務中心、槐院里歷史文化街區等一批景區景點,不斷擦亮“將相故里”名片。全面實施“吃蒲城、最關中”餐飲品牌推廣行動,提升主城區商業中心地位,突出城南、城東、孫鎮、陳莊四大商貿集聚區,建設罕井、興鎮、黨睦、荊姚四鎮集市,形成“144”縣域商貿發展格局,加快建設大型商業綜合體、四星級酒店,打造渭北商貿中心。
下一步,蒲城縣將以省委、省政府“三個年”活動為統領,聚焦市委、市政府全面建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,立足新發展階段,踐行新發展理念,全力推動縣域經濟、民營經濟、開放經濟、數字經濟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。
5月4日上午,中共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“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東秦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蒲城縣委常委、常務副縣長陳改萍就蒲城縣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竭力打造‘一鎮三地’”工作情況進行了新聞發布。
2022年,蒲城縣在渭南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面對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“三重壓力”,高效統籌“疫情要防住、經濟要穩住、發展要安全”,砥礪前行、克難攻堅,全力建設“一鎮三地”,較好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,生產總值完成251億元,總量躍居全省縣域第11位,增長6.1%,高于全省、全市;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7.1億元,占全市的22.4%;規上工業總產值364.3億元,增長12.6%,榮獲全市工業發展杰出貢獻縣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.8%,穩居全市第一方陣;地方財政收入實現8.35億元,增長11.3%;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8972元和16389元,分別增長5%、6.7%,位于全市前列,先后榮獲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